秋季養生之運動篇: 立秋後溼熱仍沒有完全消退,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、活動過於劇烈。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。 暖身運動: 注意運動前要有5至10分鐘的暖身運動,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。 最佳鍛鍊時間: 選擇一早、一晚進行鍛鍊,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,以防體力消耗過大。 02少喫西瓜 秋季養生之飲食篇: 謹記“秋瓜壞肚”。不論西瓜或香瓜、菜瓜,都不能任意多喫,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。 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,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。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,勢必更助溼邪,損傷脾陽,腹瀉、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就隨之發生。 03防燥 秋季養生之防燥篇: 秋天人們有時會感到煩躁,首先宜多喝水、粥、豆漿,多喫些蘿蔔、蓮藕、荸薺、梨等潤肺生津、養陰清燥的食物。 冰糖燉秋梨是不錯的選擇: 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、止咳化痰、清熱降火、潤肺去燥等功能,很適宜有內熱,出現肺熱咳嗽、咽乾喉痛、大便乾結的人食用。 提醒: 要儘量少食或不食辣椒、蔥、姜、蒜、胡椒等燥熱之品,少喫油炸、肥膩食物,以防加重秋燥症狀。 04謹防“空調病” 秋季養生之空調:立秋之後,天氣早晚較涼,持續開空調,稍不注意,就會出現吐 瀉、腰肩疼痛等症狀。 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,夜裏不開或只開除溼。 紅糖配薑茶,暖胃又暖心: 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湯。生薑具有發汗解表、溫胃止嘔、解毒三大功效,可有效防治“空調病”。 05養肺 秋季養生之養肺: 立秋後,陽氣轉衰,陰氣日上,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,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,秋冬養陰。 中醫認爲,肺與秋季相應,而秋季乾燥,氣燥傷肺,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產生疾病,因爲需要潤燥、養陰、潤肺。 秋燥易傷肺,可適當食用如芝麻、蜂蜜、百合、杏仁、乳品等食品,可以益胃生津,有益健康。 06 紅妝暖SPA 隨着女性年齡增大,且現代女性因爲工作壓力大,因此常常伴隨着失眠、多夢、易怒、情緒起伏波動較大、四肢痠痛等症狀。通過芳香精油和專業手法能達到氣血暢通、放鬆肩頸、改善睡眠、安神養氣、舒緩壓力等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