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自然规律来看,一般来说,青年人喜欢仰视,少年心事当拿云,在他们眼里,没有几个能看得上的人,只有那些声名显赫的名家巨擘才会进入他们的视野。像刘邦看见秦始皇,就敢说大丈夫当如是,项羽比他还牛:彼可取而代之。人到中年,心态平和了,锋芒收敛了,也知道世道不易了,就会逐渐把眼光放平,不疾不徐地走在路上,有条不紊地奔向自己的目标。进入老态后,饱经风霜,阅人无数,见惯秋月春风,已不再迷恋功成名就、灯红酒绿,再加上腰驼了,背弯了,眼花了,自然不自然地就把俯视当成了习惯。
当然,因人而异,也有的人一生都在仰视,一生都在瞄准更高目标。他可能活得很排场,很光鲜,但肯定也活得很疲惫,很仓促,只顾得一个个攻城拔寨,却来不及浏览风光,享受生活,其实他这一辈子也很冤枉。所以,当我们仰视得很累的时候,不妨低头看看,看看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,他们虽然和我们是一样的人,但学历比我们低,收入比我们少,房子比我们小,工作不如我们体面,社会地位也逊于我们,永远默默无闻,在他们面前,我们常常有一种优越感,平时很有些不屑一顾,很少把眼光瞥向他们。
其实,他们的生存智慧和社会价值并不比我们低,他们的贡献和劳动并不比我们少,我们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骄傲理由。而且,常和他们接触,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如果一个白领在职场拼搏得身心交瘁时,在市场竞争得你死我活时,利用喘息之际,低头看看街头的补鞋匠、修车人,走街串巷的小货郎、拾荒汉,你就会觉得,你即使再退十步、百步,也比他的生活水准高,何必还要再去为那些身外之物争得不亦乐乎呢?
推而广之,一个官员正在为仕途不畅没有更上层楼而苦恼时,不妨低头看看属下百姓的日子,到他们家里坐坐,听听他们有什么难处,有什么期望;一个赚钱赚到手疼却还在为赚更多的钱而焦虑的老板,也可屈尊到手下的员工家里坐坐,看看他们都在想些什么,何苦何乐;一个为制定作战计划而绞尽脑汁的将军,不妨忙里偷闲,到士兵的大帐里转转,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,一定会不虚此行。常低头看看,可能会让我们转变思路,也可能会使我们浮躁的心灵得到抚慰,会使我们狂热的欲望得到冷却,变成一个心理正常的人,而不是一台挣钱机器,一个职场狂人,一介钻营之徒。
常低头看看,是休息也是放松,是充电也是减压,实乃智者之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