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会期间,上海老品牌的知识产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,不少政协委员对目前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。
“这几十年内,不少著名的上海老品牌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这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,其中也有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原因。”上海市政协委员、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骆新对第一财经记者称。
骆新认为,在知识产权方面,一些企业由于缺乏保护意识,品牌遭抢注后,经常面临各类恶意侵权诉讼;另一方面,由于历史遗留问题,出现同一个商号、商标被多家经营主体注册、拥有或使用的现象,随着业务扩张,最终矛盾集中爆发,这些都对企业或品牌本身价值造成极大损害。
上海老品牌的痛点
上海永久牌是中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驰名商标,但现在上海永久除了做自行车,基本不能再开发其他品类。
“我们2001年收购永久,当想去做品类注册时发现,早在90年代初永久其他品类基本上已经被抢注了。如果我们要做鞋、衣服等衍生品,可以用永久的logo,但得取另一个名字。”上海市政协委员、中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闪对第一财经记者称。
陈闪告诉记者,上海之前有一堆这样的著名品牌其实都可以做IP的衍生品类,但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卡脖子。“中华牌铅笔只授权做木头铅笔,但是现在本身笔这个行业行情已经在下降,企业的业务如果不做转变的话,效益很难出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