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4-08浏览量()
虽然看上去只是玩具,但这一产业已经进入中国一线城市的各个中小学。根据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在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国已经有了约有7600家机器人教育机构,最近5年增在今年,这个数字只会自增不减。 随着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 - 2020年)》将创新二字作为重头戏,机器人教育开始逐渐走进中小学、少年宫。同时《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》正式颁布,各种关于机器人的竞赛有了法规背书,开始登堂入室。 如今这一产业甚至产生了很多分支,有美系、韩系和国产系三个分支。 其中美系的乐高机器人算是最根正苗红的,1986年由丹麦乐高公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(Media Lab)进行了一项名为「可编程式积木(Programmable Brick)」的合作案。针对12岁以上对于机器人感兴趣的青少年推出了乐高机器人套件,其中包括编程主机、电动马达、传感器等等配件。乐高机器人用种种配件解决了自制机器人需要的电路、机械结构问题,还设计了一套名为RCX Code的视觉化编程工具,只要把各种代表不同程序逻辑的「积木」在屏幕上堆起来,就能完成RCX的程序撰写。 准确的说,乐高机器人属于教具,进入国内后被各种关系复杂的教育机构代理,才实现了商业化。而韩系机器人,则是一开始就奔着教育市场来的。比如设计了积木机器人、单片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等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,还创造了一系列教学理念。兼之其国内教育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,疯狂的铺设大量校区、举办比赛,还获得了著名基金的风投。 至于国产派系,大多都在分割以上两者留下的空白市场,说是鱼龙混杂也不为过。有的甚至只是购买了几套教具,就开始招揽生源。 市场如此火热,多多少少也证实了机器人教育对青少年有一定的益处。在最近非常流行的STEAM教育中,提倡的学习尖端科技、培养创新能力、合作能力、跨多学科综合教育等等,都在机器人教育中有很好的体现。